物流信息化建设规划背景:
由于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还没有定型,不同模式的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大不相同。信息化需求的模糊与混乱,成了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阻碍。一方面,物流软件厂商无法了解物流企业的真正需求,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物流企业被市场上千奇百怪的各种所谓的“物流软件”弄得眼花缭乱,无法找到真正符合企业业务与管理需求的物流软件。
物流信息化建设规划的三个阶段:
1. 物流信息化的第一阶段是针对个别的信息处理活动,引入各种软件工具,建设各种单点应用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子标签(RFID)、自动识别软件、物流仿真软件工具等,以及各种通用的软件工具,如办公套件、企业邮箱等。
2. 物流信息化的第二阶段是针对物流企业的个别业务流程或管理职能,实施部门级的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信息处理活动的改进来优化和改善各业务流程或管理职能的运行。该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内容包括:运输管理系统(TMS)、仓储管理系统(WMS)、配送管理系统(DMS)、电子报关系统、网上跟踪查询系统、货主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数据对接平台等;以及各种通用的信息系统,如OA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物流信息化的第三阶段是针对整个物流企业的综合管理,实施企业级的信息系统建设。该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内容包括各种物流企业专用的生产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即:全面订单管理系统(TOM)。
3. 在第三阶段,物流企业需要跨越部门的界限,实现各个部门的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的集中查询和集中发放。